兩天看盡耶路撒冷三千年愛恨情仇

抵達以色列的 Tel Aviv,人生第一次看到這麼多戴著黑禮帽,留著兩邊捲毛長鬢角的猶太人,覺得好新奇,我一路東張西望的走到護照檢查區,大家擁擠的在海關排隊,人多到看不出來到底有幾排隊伍,排在我們前面的媽媽抱著小孩焦躁的等待,不時傳來嬰兒的哭鬧聲,隔壁一個美國人憤怒的抱怨:”真沒看過這種沒有老弱婦孺優先的排隊區!! 如果是我帶小孩一定瘋掉!!” 在戰爭隨時一觸即發的中東,海關仔細地詢問每個人來以色列的目的,輪到我們時,海關面無表情的問著同樣的問題,一面翻閱我們蓋了很多章的護照,伊朗的簽證雖然被貼在後面幾頁,但果然還是被發現了,他變臉的問:”為什麼去伊朗?” “去幾天?” 回答一輪之後,Mr. Smile的護照被收走,我們依照指令走到指定區域,一個女海關凶神惡煞的叫我們等著,一眼望去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都坐在裡面發呆,幾個海關不時過來叫名字進去面談,或是詢問爸爸的名字,不久一個美國人不耐煩的問女海關到底還要等多久,沒想到她兇惡的回說:”要不然你打給大使館啊!” 所以我們等了一個多小時絲毫不敢不耐煩,最後終於輪到Mr. Smile,好險面談海關人不錯,就是問了一堆去伊朗的目的、行程、有沒有伊朗人說了什麼等等,最後總算拿到護照可以入境! 此時大廳廣播說計程車罷工中,要做接駁車請到xx號門。我們走到機場外搭乘小巴直奔耶路撒冷,目睹一個計程車司機偷偷載了幾個遊客,馬上被其他罷工的司機圍住,噓聲不斷、又是敲打又是打開後車廂,直到警察前來制止才停止。

以色列給我的第一印象: 有點混亂、有點肅殺。

周五抵達剛好遇上以色列的安息日 (Shabbat),從周五晚上到周六晚上全部商店餐廳關門、大眾交通工具停駛,不僅沒東西吃,也因此我們得搭昂貴的小巴而不能搭便宜的巴士。一路上街道真的非常寧靜,幾乎沒看到幾個人,好險 hostel 當天特別提供晚餐,我們才免於餓肚子。

難得來到宗教起源地,為了避免我們的行程流於走馬看花,我們先到大衛塔 Tower of David 花了三小時參觀結合科技的博物館,介紹耶路撒冷歷史,讓我們快速了解耶路撒冷三千年的愛恨糾葛。我特地整理了各個時期的重點分享給想看中文的網友。

P1180619 (複製)
大衛塔
P1180474 (複製)
大衛塔

西元前1006-586年 第一聖殿時期 First Temple Period 

以色列的第一個國王叫做 Saul,Saul的兒子大衛王征服了耶路撒冷並將此地當作以色列的政治中心。之後他的兒子所羅門 Solomon 除了擴大領土之外,最重要的是建了第一聖殿 – 據說是建在約櫃 (猶太人的聖物) 最後確知的位置上,也因此這裡成了世世代代猶太人心中的信仰核心。為什麼以色列要佔領耶路撒冷,其實重要原因正是因為他們最重要的聖地在此處。所羅門王死後這裡歷經了分裂、Assyria人、埃及人等的爭奪,最後由巴比倫人成功佔領了耶路撒冷,他們摧毀城市、將居民驅逐到巴比倫、燒了神殿,結束了第一聖殿時期,此後50年耶路撒冷就這樣被荒廢。

西元前515年 – 西元70年 第二聖殿時期 Second Temple Period

直到巴比倫衰退,波斯王國的Cyrus國王征服了耶路撒冷,猶太人才被允許回到錫安(耶路撒冷),他們第一件事就是重建聖殿,再度樹立摩西律法的威嚴,使得耶路撒冷重新成為猶太人宗教的中心。接著,耶路撒冷歷經了希臘文明 (亞歷山大帝的征服)、埃及、敘利亞等等,直到羅馬帝國統治時,猶太人短暫的起義並佔領了耶路撒冷 (西元65-70年),但最後被羅馬人奪回,並徹底摧毀此地,結束了第二聖殿時期。此時期同時也是耶穌最後一次來到耶路撒冷並被審判、釘在十字架的受難日,因此成了基督徒的聖地。

西元70年-638年 羅馬時期和拜占庭時期

羅馬帝王 Hadrian 為了懲戒猶太人,在耶路撒冷原址重建了新的羅馬城市 Aelia Capitolia,並在猶太人的聖殿廢墟上建了一個羅馬神廟 Jupiter以羞辱他們,從此之後長達400年猶太人被禁止進入耶路撒冷。在君士坦丁大帝的統治下,基督教成了國教,耶路撒冷也成了基督徒的朝聖地。後來一位羅馬國王 Julian 因轉向多神信仰,而允許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神殿,可惜因為他的早逝,猶太人的希望跟著破滅。從羅馬時期一直到分裂後的拜占庭時期,基督教在耶路撒冷逐漸壯大,聖墓教堂也是在此時興建的。而猶太人僅被允許在聖殿被毀日 (Tishah b’Av, 埃波月的第九天) 可以來到這裡看著它們過去的神殿舊址哭泣哀悼。

西元638年-1099年  穆斯林時期 Early Moslem Period

耶路撒冷和平的交給伊斯蘭帝國之後,開啟了回教統治的4百年,他們允許基督徒和猶太人前來此地朝聖。在此時期,耶路撒冷成為伊斯蘭教繼麥加和麥地那之後第三個聖地。繼猶太人的第一聖殿和基督徒的耶穌受難地,這裡為什麼也是伊斯蘭教的聖地呢? 因為可蘭經紀載,先知默罕默德在某夜騎著飛馬來到遠方的聖地 (也就是猶太聖殿所在的聖殿山),並從該地的聖石升到天堂。所以阿拉伯人在聖殿山上建了圓頂清真寺。

西元1099年-1244年 十字軍時期 Crusader Period

十字軍以收復聖地之名成功的佔領耶路撒冷,並屠殺了猶太人和回教徒,將清真寺都改為教堂。1187年埃及的Saladin王奪下耶路撒冷並驅逐了基督徒,讓猶太人和回教徒重返。一直到1192年同意和理查獅子心簽約確保基督徒有權進入耶路撒冷。1229年神聖羅馬帝國的斐特列二世和埃及簽約拿到耶路撒冷並將聖殿山給回教徒管理。1244年耶路撒冷被中亞的Turkic部落攻佔,猶太人逃亡、留下的基督徒幾乎全被屠殺。

西元1260年-1517年 馬木魯克時期 Mamluk Period

埃及的奴隸兵馬木魯克在1260年占領耶路撒冷,但統治時期雖然他們努力想要推廣耶路撒冷的宗教地位,但城市不僅沒有什麼實質建設,經濟也沒有變好,加上埃及政府把這裡視為威脅,因此耶路撒冷在這一時期並沒有特殊事件。

西元1517年-1917年 鄂圖曼帝國時期 Ottaman Period

馬木魯克之後是鄂圖曼帝國的統治,其中一個蘇丹為了改善城市的狀況,重建了城牆、興建水源供給等等,但因為之後的蘇丹們對於這裡的不重視,耶路撒冷漸漸衰退。

西元1917年-1948年 英國託管時期 British Mandate 

1917年英國將軍 Allenby 攻進耶路撒冷舊城並宣布此地成為宗教自由之地,在託管時期,這裡成了巴勒斯坦的首都、許多學校設立、人口也漸漸增加,但是猶太人、阿拉伯人和英國人之間的衝突日益增加,1947年聯合國宣布結束英國託管,並計畫讓耶路撒冷成為聯合國管理的特別區域,但1948年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爆發中東第一次戰爭,戰爭後耶路撒冷西邊被以色列佔領,東邊則被約旦佔領。

1967年的六日戰爭之後,以色列成功佔領耶路撒冷東邊,一直到今日我們去耶路撒冷觀光,它都還在以色列的掌控中。對以色列來說,耶路撒冷就是他們的土地,而對於其他阿拉伯國家,這是被以色列佔領的聖地。經過了複雜的三大宗教三千年爭奪戰,以宗教之名的戰役至今都還沒結束,耶路撒冷這個小地方究竟還會帶來多少戰爭與苦難呢?

P1180494 (複製)

P1180481 (複製)
從大衛塔遠眺耶路撒冷新城區
P1180493 (複製)
從大衛塔遠眺耶路撒冷舊城區

雖然安息日的街道顯得冷清,不過舊城區不分日子隨時都有遊客和信徒前來朝聖參觀,這裡和許多大城市一樣被不同語言的旅行團塞滿大小巷弄和景點,但不同的是,這裡有許多團體講著陌生的語言或是穿著我從沒見過的宗教服飾,目的不僅是單純旅遊,更多團體是前來朝聖,甚至有猶太人為海外青年舉辦的學習團,眼前這些遊客的旅遊目的已超越拍照到此一遊。

P1180459 (複製)
舊城區的其中一個大門 Jaffa Gate
P1180465 (複製)
猶太服飾: 男性的黑西裝黑禮帽以及小朋友露出棉線的白襯衫
P1180542 (複製)
遮住天空的小巷弄容易讓遊客迷路
P1180546 (複製)
猶太人不是戴黑禮帽就是這種小帽子

舊城總共分成四區 – 猶太區、基督區、回教區、亞美尼亞區。順著人潮我們首先來到基督區最重要的聖墓教堂,巨大的鐘響聲遲遲不停原來是歡迎神職人員的到來,他們身上穿的神職服裝是我從沒見過的。沒有壯觀外表的聖墓教堂 (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 是基督徒心中最神聖的地方,一進門就看到好多信徒湧向門口的石頭, 一面把身上的東西或是禮物放在石頭上,一面跪拜禱告,據說這是耶穌死亡後屍體放置並上油的石頭。接著上樓看到信徒們緊跟著彼此排隊,為了跪進一個小空間,伸手往下撫摸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地方。下樓後一個更長的隊伍,是為了走進最神聖的聖墓進行禱告,據說是耶穌被埋葬的地方,聖墓內部禱告的地方非常狹小,而且一下子就會被管理人員趕出去。

耶穌苦路 (Stations of the Cross) 的最後幾站都在這個教堂內,我看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基督信徒,俄羅斯、衣索比亞等各種不同派別的信徒齊聚一堂朝聖這些共同認定的神聖地點,遵守著各自的服飾規範,像是東正教的女性必須攜帶頭巾進入,而非我們一般認為進教堂要摘下帽子,或是男性的黑色大長袍和高帽等等,在這裡欣賞教堂內部的華麗裝飾已經不再重要,我雖然不了解基督教的故事和這些神聖地點的意義,但是我深刻的感受到無國界的宗教力量。

P1180550 (複製)P1180553 (複製)P1180554 (複製)

P1180559 (複製)
門口的聖石 – 耶穌屍體上油之處
P1180560 (複製)
聖石前互相呼應的壁畫
P1180566 (複製)
耶穌被釘十字架之處
P1180595 (複製)
朝聖的信徒們

苦路,一開始在耶路撒冷的地圖上看到一條路寫著一大堆 station,我們納悶的討論到底這些是甚麼,怎麼都沒有說明! 後來一查才知道原來這指的是耶穌最後一次來到耶路撒冷、從被抓走到受審的那一段苦難日所走過的路,而這段路也特別有一個路名叫做 Via Dolorosa,參觀完聖墓教堂,我們也走了一小段苦路,見證這段路程。

對於我們,耶路撒冷是彌補我們對宗教知識的不足,而對於信徒們,或許是一種椎心的痛。

P1180602 (複製)
苦路
P1180612 (複製)
苦路第五處: 路人暫代耶穌背十字架
P1180607 (複製)
苦路第七處: 耶穌第二次跌倒
P1180599 (複製)
苦路第八處: 耶穌與旁觀婦女說話

終於我們來到了西牆 (又稱哭牆),猶太人在第二聖殿時期的短暫起義,導致羅馬人決心摧毀第二聖殿作為報復,殘存並修復的西牆成了最靠近聖殿的遺址,因此猶太人經常在此處禱告和哭訴流亡的辛酸。如今,此面牆分成兩邊,左邊是男性的禱告區,常見穿著整齊西裝、帶著黑帽子或小圓帽、留著鬢角捲毛的猶太人靠在牆上、手摸著牆壁念著祈禱文,另一邊女性的禱告區因為劃分區域較小顯得十分擁擠,不少人虔誠的手拿希伯來文聖經禱告、將小紙條塞入城牆縫隙中、頭和手緊貼著城牆久久不願離去,最後還得面對城牆以倒退方式慢慢的離開。

隔著西牆的另一面是聖殿山、猶太人朝朝暮暮希望能重建聖殿的地方,但是在回教徒從聖殿遺址上蓋起圓頂清真寺的那刻起,它便成了猶太人不願提起的歷史,以色列政府甚至同意穆斯林委員會提出禁止猶太人和基督徒進入的規定。同樣是伊斯蘭教的聖地、猶太教的聖殿,從嚴格的西牆和清真寺安檢就知道這裡至今都不安寧。原本想參觀美麗的清真寺,但是它竟然11點就結束參觀,我們進入2分鐘就被警衛嚴厲的趕出去,只匆匆瞥了一眼。

不知道清真寺裡的回教徒在祈禱些什麼? 西牆前的這些猶太人又在訴說些什麼?

P1180624 (複製)P1180634 (複製)P1060467 (複製)

從猶太人不斷被迫害的歷史來看,我能理解他們今日的強硬與團結。和以色列人聊天,總是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們多麼以國家為榮,或許他們不是世界上最友善的一群人,但想想建國才一天就被阿拉伯國家聯合攻擊的狀況,你還有心情對別人好嗎? 最令我佩服的是以色列不但沒被打敗,還用最快速度成為比敵人更強盛的國家,從此不再被欺負。國土得來不易,在紛亂的時局唯有國力最重要,在這個國家男女都得當兵,耶路撒冷更是隨時在備戰狀態,走幾步路就可以看到武裝軍人或警察,在街上也會看到回教徒被軍人盤查,但是對巴勒斯坦的侵略是我不能理解的,在這裡是不是只適用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呢? 隨時一個不小心,土地爭奪戰就會開始。我從來沒想過耶路撒冷會帶給我什麼,但是我徹底體驗了宗教在這個世界上的力量,它能帶來救贖也能造成毀滅。我相信人人都想要和平過日子,但是為了宗教,你願意犧牲到什麼地步?

P1180662 (複製)P1180659 (複製)

旅遊實用資訊 (2017年6月)

  • 簽證: 以色列免簽, 但是去過伊朗會被面談。
  • 交通:
    -從 Tel Aviv 機場2號大門出去有接駁小巴直達耶路撒冷的飯店, 價格 ILS 64, 如果不是安息日有更便宜的巴士選擇。
    -從耶路撒冷到最南邊的城市Eilat可坐巴士EGGED, 價格 ILS 70, 要上網買票必須請當地人幫忙翻譯。快到Eilat時可請司機直接把你放在最靠近邊境關口的路上, 自己再走到邊境大概1公里, 就不用到了鎮上還要找計程車, 離境需要付離境稅 USD 32 記得準備錢, 或是先到郵局付款更方便。
  • 住宿: 推薦 Stay Inn, 距離舊城區走路15分鐘以內, 以hostel標準來說幾乎完美!
  • 安排行程時注意周五到周六是安息日, 交通和商店都關閉。我們在耶路撒冷共2天, 逛舊城區差不多, 當然多排幾天可以逛更多周遭景點或是更深入的參觀! 到舊城區建議先到 Jaffa Gate 旁邊的遊客中心拿地圖和所有景點的開門時間, 像是清真寺早上11點就關門所以要安排好時間。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