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在11月底氣溫沒那麼高的時候去了一趟緬甸,在網路上找了一個英文不大通、但很靦腆的司機來接送我們,出境後就看到他對我們大大的微笑,露出不整齊的黑牙。在曼德勒機場換了些錢,開車直奔郊區山上參觀兩個佛塔,第一間佛塔拍照要收費,我們就沒照相了,四面都有佛像,佛像的背後是許多的電子燈,像花車一樣,非常有趣。只要進入佛塔範圍,就得脫鞋,不僅是室內,佛塔的室外也不能穿鞋,赤腳走在又燙又充滿灰塵的水泥和石子地板還真有點不習慣,有時還伴著狗黃金呢!第二間佛塔是Umin Thonze pagoda,外觀金碧輝煌,在大太陽下眼睛都有點睜不開,室內有非常多的佛像。參觀完佛塔,司機總是遞給我們濕紙巾讓我們擦擦黑漆的腳板,真是貼心。
參觀完兩個佛塔就趕忙開到烏本橋 (U Bin Bridge) 等日落,太陽雖然還高掛著,但已經有許多人在小船上卡位等待了。司機幫我們安排了一個小船,我們就在船上拍照等日落,烏本橋據說是由1千多個柚木所建成,連結了湖岸兩邊的交通,這樣傳統的建法,走在沒有欄杆的橋上還真是讓人有點緊張。
第二天早上才終於見到緬甸這個第二大城曼德勒的模樣。
今天請了一個會說英文的導遊,早上先帶我們到市場逛逛。市場是一窺市井小民生活的最好地方,看到了許多稀奇古怪的藥材、香料、當然還有最有名的檳榔和女性的防曬聖品 Thanakha,在緬甸女性臉頰上的黃色木頭粉就像是緬甸人的標記,在新加坡偶爾也是看得到喔!
在緬甸街上很常見到的還有穿紅袈裟化緣的僧侶,年紀有小有大,導遊說每個男性一生一定會出家一次,出家對緬甸人來說是稀鬆平常的事情,這是他們虔誠信仰的宗教,在街上看到的僧侶其實跟平常人一樣,會滑手機、在路邊吃飯,導遊還說他打算要出家十次,目前還在努力中。
接下來我們開車到湖邊,渡船來到我此趟旅行最喜歡的古城 Innwa。Innwa是在14世紀左右建立的王朝,現在還是有少數居民住在此處。我們坐上馬車參觀古城的景點,馬車似乎讓人有種回到過去的感覺,悠閒的田園風光讓人身心都舒暢起來。
參觀了幾間佛塔,還在其中一間看到一位當地畫家坐在地上直接用刀片和墨水作畫,是緬甸的風水畫,就和他買了一幅作品。
回到市區,坐上人力車,導遊帶我們繼續逛佛寺,品嘗當地食物。印象最深的就是Shwenandaw Monastery 的木雕牆和門,雕塑不同樣貌的佛像,非常精緻壯觀。還有Kuthodaw Pagoda,裡面729座白色佛塔裡面都有一頁正反兩面的經文,組成世界上最大的書。而經書佛塔的中間是一個金黃色的大佛塔,在陽光照射下特別亮眼。傍晚,在曼德勒山丘欣賞夕陽,竟看到市區一處失火.. 好險消防車很快的就趕到了。
在緬甸果真是不斷的參觀佛寺佛塔,最後都搞不清楚到底去了幾間。
來到Bagan的重頭戲當然是欣賞日出, 沒想到這個時間還得穿上羽絨外套才不會冷。 看著熱氣球緩緩升空, 讓這景致更美麗。
Bagan 蒲甘的佛塔參觀了好幾間, 都忘了細節。 現在不能像以前一樣隨意攀爬佛塔, 因此只有搭乘熱氣球才看得到眺望景色。不過, 看著這麼多佛塔建在這個區域, 還是覺得好神奇。
只有在這裡待短短一天, 就前往仰光參訪最著名的大金寺Shwedagon Pagoda。表面鋪了金子的大金寺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裡面不僅遊客多, 朝拜的當地人也非常多。繞了一圈需要花不少時間, 我們還分別在出生的星期向神明澆水, 祈求好運。在仰光只有半天, 我們還是把握時間逛了市區, 看到許多殘破不堪的殖民式建築, 覺得有點像是古巴呢!
緬甸開放之後正在快速改變, 漢克幾年前來這裡的時候幾乎沒有網路可以使用, 這次已經有飛速的3G網路提供遊客使用。現代的潮流, 不知道會把緬甸帶向何處?